今天这篇文章,是我的读书笔记,内容来自《喝出营养:解惑饮水,矿物质与健康》,作者是陆军军医大学的舒为群教授,长期从事饮用水的卫生学与营养学研究。1、自然界的水,在流经土壤和岩石的过程中,都会带入含量不一的溶解性矿物质,水也因此有了硬度,碱度,盐度等独特性质。水质的天然差异导致人的生命特征有所不同,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“一方水土,养一方人”。自然水源虽然也有水质非常软的情况,但在21世纪以前,人类大规模饮用低矿物质水的情况是没有的。2、进入工业化时代后,全球水资源污染和匮乏日趋严重,这也使各种水处理技术得到持续发展。稍早阶段,人们采用传统的方法(如混凝,沉淀,过滤,消毒)来净水,但这些方法并不会改变水的天然属性。到了现阶段,各种“水质深度处理技术”不断被研发出来,它们在有效去除污染物的同时,也出去了原水中的天然矿物质,水的天然属性也被改变。其中某些技术,对水中矿物质离子具有不同程度,甚至是完全的剥夺效果。3、水中矿物质的综合水平可以用溶解性总固体(TDS)表示。TDS又称矿化度,主要反映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(主要是钙,镁,钾,钠,碳酸盐,氯化物和硫酸盐)的含量。一般来说,TDS小于100mg/L的水,称为低矿物质水;TDS小于10mg/L的水,称为去矿物质水;TDS接近0的水,称为零矿物质水。目前的饮用水多为去矿物质水,甚至零矿物质水。4、RO反渗透是一种在压力推动下采用孔径小于0.1纳米的半渗透膜过滤水中杂质的技术,通过这种技术,得到的是既不含污染物,又不含矿物质的水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官方文件中指出,对于完全或几乎完全去除了矿物质的水,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,它们在未被再矿化前是不适合作为人类的饮用水的。5、当前,全球一些水资源紧张的城市,虽然利用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和微咸地下水,为居民提供了饮用水,但净化后的水过于纯净,长期饮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水质硬度成分,特别是镁,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;氟对儿童牙齿和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。经反渗透处理后,这些健康成分不复存在。虽然,许多企业意识到反渗透水的腐蚀性危害,而向水中添加石灰来调节pH,但石灰只能提高水的含钙量,不能提升其他矿物离子水平。6、水不仅仅是水,也是人体获取必需元素的重要途径,尤其是对心脏健康有利的镁,还有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有利的碳酸氢盐。德国营养学会提醒公众,不要专一饮用蒸馏水,尤其是在食物比较单一的情况下。7、水中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,及预防供水管道腐蚀具有重要作用。当今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的水,其钙、镁、碳酸氢根等有益健康的离子含量大大降低,而且流经管道后,铜、镍、铅、铁等金属含量还有增加的趋势。长期饮用反渗透水会导致机体酸性负荷加重,心血管疾病、骨质疏松、糖尿病,肿瘤等的发生风险也会加大。8、去矿物质饮水的直接健康风险。中国:饮用淡化海水的海岛居民冠心病患病率较高。以色列:饮用脱盐海水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。印度:反渗透饮水增加维生素B12缺乏风险。作者团队研究:纯净化校园直饮水,不利于儿童心血管健康。作者团队研究:纯净水不利儿童骨骼健康。9、铅是各个国家饮用水中严格限制的毒物,绝大多数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铅含量不超过0.01mg/L。格拉斯哥的数据表明,这个软水城市存在着相当大的水铅溶解问题。克劳福德课题组的研究表明,水软之地骨铅高,这意味着即使在硬水中不足以造成危害的铅浓度。在软水中也可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。10、铅是环境污染广泛的有毒金属,它可能毒害神经,造血,消化,生殖等多个系统,婴幼儿对其尤为敏感。在消化道,有毒金属的吸收需要与钙,镁,铁等离子竞争性地利用二价阳离子转运蛋白,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增加外来铅的吸收。同时,纯净水也会降低机体的营养水平,影响其解毒和排毒能力,放大外来毒物的危害。诚荣时代超滤,客户从没顾虑十年不生锈十年不漏水十年也售后诚荣时代净水器,不在质量上原谅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