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事情比较多,也没有灵感,本来想着不写了吧。
但是这周前面几天都坚持写文章了,只缺今天了,不写又觉得不圆满,所以上来随便写几句。
在互联网时代,写文章,拍视频也是个饭碗。
现在已经没人线下跑客户了,都是客户自己从网上找供应商,一想到如果我不写,客户就不会自动跑上门来,还是要写点东西。
看,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我们只做分内的事情了。
以前做工厂,我们只需要把产品的品质做好,把服务做好,然后客户就会来工厂洽谈合作,现在我们不仅要把产品品质做好,用户体验做好,还要在网上做传播,否则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前几天拍了一个视频,教大家如何根据自己家里的用水量,或者水龙头的数量选择合适的全屋净水前置过滤器。
诚荣时代应该算是我们这个行业内,第一个首先标注在产品信息中,标注膜通量的,大部分人都是标注的流量,而且是虚标。
为什么我们要从流量,转到膜通量上来?
我发现关注滤芯的膜通量才是最科学的,流量的参考价值并不大,因为超滤是有衰减的,我们在选择全屋净水的前置过滤器的时候,必须把衰减也考虑进去,否则,没几天就堵了。
我总结了两个简单公式,可以帮助大家买到适合自己的全屋净水前置过滤器。
有水塔用户,所需最小滤芯膜通量 =个人平均每天用水量100升 * 家庭人口数 * 系数5
无水塔用户,所需最小滤芯膜通量=单个龙头流量300升* 龙头最多开启数 * 系数5
可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用水情况,进行微调,但系数5,是不变的。
我这个公式算出来的膜通量肯定是偏大的,因为我把衰减也考虑进去了,对于超滤来说,那肯定是膜通量越大,用水体验越好,抗污堵性能也越强。
我这个公式是平衡了,好的用水体验与经济成本。
我们行业很多客户用不好超滤,有两大原因。
一是,很多客户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超滤,不知道怎么正确排污与反冲洗。
二是,很多客户的滤芯膜通量买小了。
我这个视频发出去之后,就有人给我留言说,前几个月装了3吨的外压厨下,一下子就堵了,现在拿到另外一个房子做厨下单独的净水,堵了之后开始了解,刷到了您的视频,谢谢庄总传播知识。
现在大家知道,为啥我说我们行业很多人都不专业了吧?
要么流量虚标。
要么只管卖货,不管善后,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懂。
一般来说,外压膜我们是不建议做厨下的,因为外压膜的精度只有0.1微米,只能把水中的颗粒杂质过滤干净,但是无法完全拦截水中的细菌和病毒。对于厨下来说,应该要用0.01微米的内压超滤。
有人问我,你分享的行业干货不怕被同行学去吗?
我觉得如果同行能因为听了我讲的东西,能变得更专业,能做出更好品质的产品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,我也很开心。
因为只有整个行业都蓬勃发展了,我们诚荣时代才能站上更大的舞台。
诚荣时代超滤,客户从没顾虑
十年不生锈
十年不漏水
十年也售后
诚荣时代净水器,不在质量上原谅自己


